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学院官网

人文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人文动态

青春“汇”实践 | 乡音互动连情谊,深耕畲寨办实事——智慧康养学院“言桥筑梦·畲青成长”暑期实践队开展暖心服务活动

作者:智慧康养学院 编辑日期 : 2025-07-13 来源 : 智慧康养学院 阅读次数:

七月的畲乡,清风裹挟着山间草木的气息,也迎来了 “言桥筑梦・畲青成长” 暑期实践队的青春朝气。这场以趣味活动为媒、以入户调研为基的行动,藏着比 “学说话” 更深远的意义。当老人从起初低头摆手说 “不会讲”,到主动举起手念出 “欢迎来畲乡”,这声跨越语言隔阂的表达,不仅让欢声笑语在互动中更酣畅,更在乡音与普通话的交织里,织就了一张连接传统与现代的 “沟通网”,既能守得住乡愁,也能看得见远方。

上午,两支小队分别开展了“银龄话规范,套圈传雅言”与“以名会友”活动。在套圈现场进行关于普通话宣传语的教学,带大家诵读《静夜思》。其中一个小朋友领先开口朗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乡音与普通话交织,童声朗朗,老人们被感染,渐渐敢开口。

微信图片_20250713203504.jpg

微信图片_20250713203528.jpg

微信图片_20250713203517.jpg

微信图片_20250713203541.jpg

队员们提前准备了畲乡老人需要的生活用品和给小朋友们的玩具作为奖品,简单易懂的规则让老人们放下拘谨。“阿婆,再试试,瞄准点!”队员们的鼓励声此起彼伏,当老人们成功套中奖品时,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也渐渐打开了话匣子,从庄稼收成聊到家庭琐事,言语间满是生活的温度。

微信图片_20250713203755.jpg

微信图片_20250713203807.jpg

微信图片_20250713203821.jpg

微信图片_20250713203833.jpg

以名会友” 活动新意升级。队员们先耐心教老人用汉字写下自己的姓名,握着他们的手一笔一画勾勒,纸上便绽放出熟悉又陌生的字符。接着,大家轻声询问姓名的畲语发音,老人们眼中泛起光彩,用带着乡音的语调缓缓道出。队员们认真记下,再用标准普通话逐字教学,“‘兰’在畲语里是‘岚’的变音呢”“‘贞’字这样读更贴近原意”。起初拘谨的老人,在纠正发音的互动中渐渐放开,有的还主动说起名字背后的畲族故事。墨香混着笑语,原本安静的场地满是暖意,老人们从羞涩点头到主动开口,在姓名的联结里,畲语与普通话碰撞出温情的火花。

微信图片_20250713205112.jpg

微信图片_20250713205200.jpg

微信图片_20250713205212.jpg

下午,另外两支小队接过接力棒,继续深入畲族乡开展调研。依托上午活动搭建的信任桥梁,调研过程更加顺畅,队员们不仅收集到详实的一手资料,更记录下许多老人关于家乡发展的真挚建议。

“从‘不敢说’到‘敢开口’”,这微小的转变里,藏着的是畲乡老人和小朋友对外部世界的好奇被唤醒,是沉默背后的渴望被看见。“言桥筑梦・畲青成长” 实践队用年轻人的活力与巧思搭建的,从来不止是语言的桥梁 —— 当老人用带着畲语韵律的普通话说出 “谢谢你们要常来”,当队员在方言故事里读懂畲族的迁徙史,这座 “心桥” 早已跨越了代际与族群,让普通话成为承载乡愁的新载体。

滨海校区: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金海三道433号 金竹校区: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金竹路48号 邮编:325000 浙ICP备05029821号
版权所有©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智慧康养学院(健康医学院、温州民政管理学院、温州家政学院)